公司注冊資本登記制度“落地生根” 為中國經濟穩增長護航
近日,備受關注的公司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已在全國推開。作為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此項改革降低了創業門檻,激發了市場活力,厘清了政府職能,創新了監管方式,獲得全社會的廣泛“點贊”。
專家指出,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以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為代表的一系列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成功地釋放出巨大的市場能量,在很大程度上穩定了經濟增長,為調結構、促改革提供了空間,成為推進經濟治理現代化的重要舉措。
激發市場活力 為穩增長護航
此前,至低注冊資本、企業經營場所審核是許多創業者進軍商海面臨的大難題,繁瑣的年檢制度也成為飽受企業家詬病的“大蔴煩”,許多人曾因邁不過這些“門檻”而放棄創業之路。隨著公司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的“落地生根”,這些“門檻”幾乎被削到至低。
國家工商總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劉玉亭表示,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對于進一步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和營商環境,激發投資熱情,調動各方面的投資力量,鼓勵創業、帶動就業,特別是對中小企業、小微企業等新興企業的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數據顯示,2013年10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后,四季度新登記市場主體變化增長,同比增長46.2%,環比增長4.4%。去年全年全國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達到1131.54萬戶,同比增長19.6%,比2012年高出17.8個百分點。
觀察人士認為,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挑戰下,中國經濟未來的表現,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改革紅利能否及時抵消轉型陣痛。而通過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為市場松綁,將有效地帶動就業,這對于緩沖轉型升級帶來的沖擊、穩定經濟增長極為有利。
事實上,伴隨著一系列簡政放權、削減審批的改革舉措,我國的就業形勢保持了穩定。截至2013年底,我國登記注冊的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同比增長15.5%和9.3%,從業人員也較上年同期增長9.7%,這也為經濟平穩發展提供了支撐。
寬進嚴管 推動經濟治理現代化
在降低“門檻”鼓勵“寬進”后,如何有效地進行監管?對此,劉玉亭表示,僅就市場主體準入這一個環節而言,看起來是寬進寬管了;但從市場主體準入到退出的全過程來看、從改革前后相比較來看,監督管理實際上是更嚴格了。
據工商部門介紹,公司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推行后,將形成“嚴管”的制度體系,將有失信行為和違反違規記錄的市場主體列入經營異常的“黑列單”,提高企業“違反成本”和“失信成本”,使其受到市場機制的制約和懲戒。
“如果進入黑列單,那你就完蛋了”。國家工商總局黨組書記、局長張茅表示。監管部門要建立一個科學、合理、隨機的抽查機制,工商、稅務、質檢、銀行等部門相通,一旦企業失去信用,就會受到“一處違反,處處受限”的社會共治嚴管;未來可能就要面臨破產,甚至終身離場的可能。
張茅指出,寬進意味著自由,但不是混亂;嚴管意味著秩序,但不是束縛。過去的教訓就是重審批輕監管,一管就死,一放就亂。改革注冊資本登記制度,對市場監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
實際上,從單一的政府管理走向政府、市場、社會多元交互共治,公司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不僅體現了政府理念和定位的轉變,更是推進經濟治理現代化的要求。通過厘清政府和市場邊界,限制政府權力并讓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這樣的治理思路才能讓“市場的力量在整個中國經濟體系中得到釋放”。
過去一年,政府在簡政放權、放寬準入方面多做“減法”的同時,力求在加強監管、服務社會方面多做“加法”,這種“自我革命式”的改造贏得了社會公眾的一致叫好。我們也相信,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這種良好的勢頭能進一步持續,這些利國利民的改革能夠進行到底。